门诊接诊中的人性化护理

时间:2023-02-06 08:28:15    浏览:604

1  掌握不同年龄患者在门诊就医的心理特点

   来门诊就诊的人群多,年龄、性别、性格、文化、社会经验、对待疾病的态度各不相同。一般门诊患者具有自尊、安全、焦虑、疑病、择优等心理特点。在短时间内建立信任是做好门诊接诊工作的基础,而掌握患者的心理则是门诊接诊工作的关键。根据不同的患者特点,接诊护士运用不同地接诊方式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让患者能以乐观、开朗的态度对待疾病,理解、信任护士,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1.1  接诊患儿的特点  与患儿交往,护士需适时调整询问和解释的方式,结合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易被外界事物吸引、易受鼓励和激励等生理特点。面带微笑,声音柔和,亲热地称呼孩子的名字等,能迅速地建立亲切感与信任感,交谈时语言要体现平等、符合孩子年龄要求,有针对性地消除他们的疑虑、恐惧心理,使患儿积极配合诊疗工作。

   1.2  接诊青少年患者的特点  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特殊阶段,具有敏感、脆弱的心理特点,在接诊青少年时,应用适宜他们心理特点的谈话方式,说出他们易于接纳的语言,交谈时必须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话题要活泼,适应年轻人特点,用关心体贴及商量的口吻交谈,以取得他们的信任,交谈中要注意体态语的运用,让青少年患者感到被重视,而乐于真实地反映病情。

   1.3  接诊老年患者的特点  老年人组织器官衰老,功能退化,感觉迟钝,不仅反映在生理方面,也反映在心理方面,如老人一般具有疑老、自尊、返童、怀旧等心理特点,由于老年人在生病后具有特殊的心理变化,希望被重视,被接纳,因而接诊护士在与老年患者交谈时,既要注意老年患者的一般生理特点,也要注意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讲究谈话艺术,给予他们高度关心,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认真对待老人主诉并表示理解、关心和同情,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使老年人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信任感,从而使他们能顺利地服从各项诊疗安排。

   2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接诊工作中的应用

   2.1  主动迎接,热情问候  患者初到医院,由于对病情不明确,对环境不熟悉,大多会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当他们怀着这种心情来到导诊台挂号时,护士应主动起身迎接并亲切微笑地对患者说:“您好,请坐,请问你是哪里不舒服?”等礼貌用语,主动询问患者病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和经治医生情况,这一声声的问候会减少患者及家属初来医院的茫然,使其倍感亲切、温暖、自然,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2.2  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相关专科建设  利用为患者测量体温、血压的间隙,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相关就诊程序,例如候诊制度、挂号制度、门诊环境等,几句简短的介绍能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最后,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并在门诊病历上认真记录,将患者引领到相关科室,并向医生简要介绍患者情况,离开前对患者嘱咐“您还需要我帮助请到导诊台”、“很高兴能为您服务”等话语,让患者明白有困难时到哪里寻求帮助。

电话:0532-88555086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鳌路1281号

技术支持:乐天网络

即墨区中医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23 www.jmqzy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20230166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