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段时间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的症状。
哪些病算“冬病”
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
冬病有两大特点:其一,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其二,疾病症状遇寒加重。如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后,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此时,应“急则治其标”,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
冬病夏治为何选三伏
从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这时,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一,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哪些人不能贴三伏贴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用,因此应该慎重选择这种治疗方法,否则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因使用助阳的药物,耗伤阴液,引发其他问题。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会有不同的证型,如咳喘分寒痰犯肺型、肺气虚损型、阴液亏虚型等多种证型,而只有其中的寒痰犯肺型咳喘通过冬病夏治能获得疗效。
因此,患者需要在三伏天到来之前去医院就诊咨询,看自己是否适合。另外,下列人群不能贴三伏贴: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3岁以下的幼儿。
即墨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自制配方,三伏贴治疗慢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疾病。
时间安排及地点
第一次贴敷时间(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第二次贴敷时间(中伏):7月21日—7月30日
第三次贴敷时间(中伏加强)7月31日-8月9日
第四次贴敷时间(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地点:即墨中医院门诊杏林苑老年病门诊。
联系电话:于大夫,13969795081
供稿 | 于法敖(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