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宋·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255度。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即墨区中医医院专家温馨提示: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做好大雪养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为来年的良好身体机能做好储备工作。此时顺天时学科学进补,吃膏方调阴阳脏腑正当时。
大雪节气养生
大雪时节宜“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人们最佳的作息时间应是晚上十点至第二天早上六点,冬季早睡晚起也只是在此基础上微调而已。
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大雪着装——保护关节,由于关节附近多是肌腱、韧带等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而且四肢较常暴露在外,更易散失温度,使关节僵硬,血液循环差,因而疼痛不止。
因此,关节炎患者在寒冬须加强保暖。若能在冬季临睡前温水泡足,不但可以活血通络有益关节,并可安神宁志,促进睡眠。
大雪饮食——温热少咸重补肾,大雪时节气温较低,为抵御寒冷,饮食忌粘硬生冷,应以温热为宜。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还可进食一些温补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肉类。冬天寒气内应肾,此时肾的功能会偏于旺盛,可以适当进食补肾的食材。如腰果、芡实、山药、白果、核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它们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可抵抗寒冷。而根据五味归五脏的理论,咸味入肾,如果吃得过咸会使肾气更旺。中医认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侮所不胜。肾气太旺可能损害心、脾两脏,使心、脾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大雪饮食宜减咸增苦,既防肾气过旺,又有益心脏,可适当食用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茶等食物。
大雪进补——欲补先清,中医认为,大雪进补,切记“欲补先清”,意思是要想进补见效,要先把身体里的垃圾清理干净。白萝卜就是非常好的“清理”食材,它味甘性寒,可下气、消食、利尿、润肺祛痰、解毒生津。日常可以选用新鲜的白萝卜,洗净削皮,切丁,根据个人喜好加生姜或者大枣一同榨汁饮用,连服上几天萝卜汁,可以清洁肠胃,并将体内淤积的浊气排出体外,方便补品的吸收。但是素体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则不太适合服用白萝卜汁,反而要注意保暖,适当运动。
冬季滋补选膏方,中医养生保健康
即墨区中医医院开展养生膏方节,活动持续至2024年2月3日,膏方养生治未病,冬令调补正当时。
膏方适宜人群:
1.亚健康人群。精力减退、体质下降,易疲劳、食欲下降、腰膝酸软、腿脚无力、性欲减退、头晕耳鸣、夜寐不安或稍静即困、容易感冒。
2.慢性病人群。慢性病如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内脏下垂、风湿病等多不能在短期内治愈,需要长期服药调理。
3.女性群体。
4.部分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生长发育迟缓、其他疾病的康复期等。
5.中老年人。
大雪运动——不宜过早,冬季运动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选择慢跑、快走最适宜。晨练不宜过早,冬季户外运动时,最好选择早上太阳出来之后的8点至9点,或者下午4点到5点之间进行。遇到空气混浊、浓雾遮天的天气,最好不要到户外锻炼,可改在室内进行。此外,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段时间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机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
大雪保健——保持卫生,大雪节气,保持室内卫生有助于预防病气。首先,室内要经常通风,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睡前也应适当通风。此外,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每日向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湿度,也可在散热设施附近放一盆水,让水慢慢蒸发。
大雪养肺防感染
大雪节气,寒邪易损伤阳气,中医古籍中素有“形寒饮冷则伤肺”的记载。肺的生理特性是喜温而恶寒,如身体受寒、多食生冷,会使肺的自卫功能下降,外邪(病毒、细菌)便乘虚而入。因此“温肺”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那么,怎么做才能“温肺”呢?温暖肺气外出时要着柔软、蓬松、内含静止空气多、保暖性强的冬装,戴口罩、围巾,不吃生冷食物,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6℃~24℃。温补肺气中医认为,肺主气,属卫,有“卫外”功能,这种功能必须在肺气充实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故冬令进补,温补肺气是不可缺少的。
常用的温补肺气方药有“姜枣汤”,即用生姜1片、红枣12枚,加白砂糖少许煎汤,以枣熟为度,食枣喝汤,每日1次。此汤有较好的御寒作用,冬令服之,可令肺气壮、卫外功能强,感冒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