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手记 | 我和中医的不解之缘

时间:2024-04-15 00:00:00    浏览:429

image.png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中医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完善。中医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是我国和世界医学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01


毛泽东主席曾经提出一个影响深远的著名论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和规范,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度也越来越高。说起对中医的认识和感触,人们总是会想到中医中药。中医药和我的缘分也是妙不可言。我整个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我走过的每一步,都有中医药的足迹。



02


我最早接触中医是在高中求学的时候。那个时候住校环境不是很好,高中课程又比较紧张,休息时间不多。


在高二的时候,我全身皮疹、荨麻疹,奇痒无比,在学校的医务室用了药物,效果很差。后来我到医院看了医生,医生给我开了中药熏洗。我现在还能记得当时那个医生看我是一名学生,一边给我开药一边给我讲解,我记得其中有苦参、防风、当归,其他的都记不清了。用了两付就能明显好多了,后来渐渐的就痊愈了,至今再没有犯过。


当时我就对于医生这个职业和中药的神奇充满了兴趣,也许就是此时埋下了以后学医的伏笔。



03


高考填报志愿时,班主任老师问我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我选择报考了医学,只是当时报考的是西医。


在大学里,发现学医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书都很厚,学起来、记起来非常困难。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坚持学习,我们就会获得很多知识。其中,我们有一门课程叫《中医学》,授课的老师幽默风趣,把中医讲的深入浅出,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学医中医的兴趣,我的中医考试成绩也不错。记得我实习的那一年,咽部疼痛了好久,请教我的老师后确定是咽喉炎,应用了抗生素,症状得到缓解。我又找到中医老师,老师给我开了几付中药,药方里有马勃、射干、山豆根。虽然熬制出来很苦,但神奇的是我喝到第三付的时候,咽喉部的异物感和疼痛感就消失了。我这是第二次和中医的接触。时至今日,偶尔在感冒的时候会出现咽部不适,但再也没有出现那么严重的症状。


这些经历和感知,让我对中医愈加感兴趣,也为以后学习中医打下来基础。



04


毕业后我到一所西医的基层医院从事医疗工作。虽然没有成为专业的中医医生,但是在我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也利用中医中药的特点治疗了数例患者。


记得一名患者因为月经不调而且婚后不孕,我请中医科和针灸科的医生共同治疗,后来经过半年多的治疗,患者顺利怀孕。这真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这名患者和我成了朋友,她也非常认同中医的治疗和方法。后来她的孩子生病也使用中医药的方剂,又得到满意的效果。多年的积累,中医知识就慢慢浸润了我的工作和生活。



05


在我工作快10年的时候,我来到了即墨区中医医院继续我的医生职业生涯。


医院给大家提供了西学中的专业学习,我积极地报了名。利用线上课堂学习中医知识,我进一步感慨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医理论丰富多彩,临床处方辨证施治。期间知道了很多名言“博涉治病,多诊识脉”,“跟名师,学经典,做临床”,说明为中医者,必须勤求博采,多多学习,实践和理论互相结合,来解决临床中的疑难杂病。医院的学习氛围很浓,临床科室应用中医药治疗疾病,同时临床科室全部开展读经典、学经典、背经典、用经典活动。我们科室在主任的带领下,在中医药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结并发表了《先兆流产添加加味阿胶汤干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味寿胎丸调节先兆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在科室临床工作中为病患者辨证施治,尤其在妊娠剧吐、先兆流产方面,疗效显著。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院的医务人员坚持学习,努力在新时代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积极发展,为建设中医药事业做出贡献。作为一名医者,我也积极参与其中,希望通过中医中药理论以及经典的学习,加强自己的理论水平;积极向老师们学习,多多临证,提高诊治水平,帮助更多的患者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学会养生,助力健康。



06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医20年来,我对中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从最初的一名中医药受益者到成为一名医学生,再到现在正式踏上了学习中医的列车,这就是我和中医的妙不可言的缘分。希望自己和中医的这份缘分一直保持下去,在中医学习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博学慎思,发扬笃行,认认真真学经典,踏踏实实做医生,继续钻研并弘扬祖国医学。


电话:0532-88555086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鳌路1281号

技术支持:乐天网络

即墨区中医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23 www.jmqzy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20230166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