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反复数次至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20cm,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长皮孔样突起和稀疏的横裂纹和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性味与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能: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主治: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
宜忌:不宜与藜芦同用。
关于玄参的方剂
名称:玄参散 选自《太平圣惠方》
组成:玄参、射干、黄药各一两.上药捣筛为末 每服五钱 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主治:治疗伤寒上焦虚、毒气热壅塞、咽喉连舌肿痛。
古时候,双峰乡三角元村有一个名叫羊勇的人,有一年,他家养了五头母猪,羊勇把全部山地都种上了番薯,由于本地番薯产量低又不耐旱,猪饲料远远不够。第二年,羊勇听人说西北的番薯产量高又耐旱,于是,他就下决心到西北去引进番薯新品种。
第一次羊勇到西北高原去引进,走呀走呀,羊勇不知涉过了多少条河,也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整整走了九九八十一日。当他来到了西北高原时,突然一阵狂风携带着泥土猛扑过来,打得他满身都是沙灰,甚至连眼睛都掺进了泥沙。当他把泥灰从眼眶里擦出来时,双眼已变的像兔子一样红。风停后,他走进村寨一问,西北根本没有番薯这种粮食作物。于是,羊勇只好空手而归。
第二次羊勇到黄土高原去引进,翻山越岭又是一番艰辛。当他来到黄土高原时,突然下起一场瓢泼大雨,风、土、雨混在一起,鞭打着羊勇的头上、脸上和身上。好像一切东西都裹在里面,令他分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暴雨过后,羊勇成了一只落汤鸡,浑身哆嗉着。羊勇又是一番打听,原来黄土高原也根本没有番薯这种粮食作物。于是,羊勇只好悻悻而归。
两次引进都扑了个空,但羊勇没有心灰意冷。第三次,羊勇到内蒙古高原去引进。当他来到内蒙古高原时,胡天八月已飞雪了。凛冽的西风摇撼着山野,像要把整个蒙古高原翻了个天儿似的,鹅毛般的雪片犹如大风卷起了棉花山,在山间翻滚着,劈头盖脸砸在羊勇的头上、脸上和身上。这里的树木变成了银枝玉叶,山峦、道路、河流、草丛,一切都陷人了一片白茫茫之中。就是在这个冰天雪地的高原上,羊勇顶住风刀霜剑的侵袭,终于找到他要引进的番薯良种。
羊勇从蒙古高原回来后,他就把引进的番薯新品种种上了山坡。本地番薯的藤是躺在地上延伸的,而从蒙古高原上引进的番薯却没有藤条,生长的却是直竖的桔杆。待到收获季节,羊勇挖出的茎块根本不是番薯,而是要比番薯还要小得多的茎块,而这些茎块与小番薯的茎块十分相似,但味道却截然不同。羊勇看了后,不禁仰天长啸道:“我受了这么多苦,引进来的是番薯种,而它却长出这种东西来,真叫人怨心啊!”,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极像番薯的茎块也是一味清凉解热的良药。于是,人们用羊勇当时所说的“怨心”两个字来命名这种药材。因“怨心”与“玄参”谐音,且这种药材晒干后茎块的肉呈黑色,形状又像人参,于是,人们就用“玄参”两字来替代它的药名了。
温馨提示:是药三分毒,中药有禁忌,在无医师指导下,切勿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