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在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理论指导下,在夏天利用穴位药物敷贴等手段治疗冬天易发的虚寒性疾病的传统特色疗法。“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之所以选择在三伏天施治,是因为三伏天为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是治疗阳气虚弱所致疾病的最佳时期。
哪些人适合“冬病夏治”?
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腺样体增生、慢性扁桃体炎、咽炎、小儿慢性咳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肺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弱、厌食、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腹痛、便秘等。
以及体质虚寒,易病人群。
“冬病夏治”有哪些治法?
三伏贴:2岁以上儿童即可。“三伏贴”是中医的独特疗法,是“冬病夏治”疗法中的主要方式。在三伏天将性温的药物贴在相应的穴位上,可通过药物、腧穴、经络以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机体功能,有效预防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每一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自7月15日开始,每10天一次)。
三伏灸:三伏时节运用艾灸可使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是内病外治,治病求本的办法。同时艾灸补充人体元阳之气,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治未病功效。
各个年龄段均可,每一伏的前3天进行艾灸,共四伏。
三伏推拿:即墨区中医院小儿推拿科结合现代患儿体质,开展小儿三伏推拿,主要针对2岁以下以及不能配合贴敷的孩子们,适用于免疫力低下,过敏性鼻炎,脾胃差等。
每一伏的前3天进行推拿,共四伏。
脐灸:即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主要针对脾胃差,脾胃虚寒,体质虚弱等。
5岁以上,能配合的儿童,每周2次。
督灸:督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外治法,基于传统中医外治法的理论结合传统灸法特点。具有益肾通督、温阳散寒、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的功效。通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具有治疗时间长、作用持久、疗效可靠,且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是我们小儿推拿科特色艾灸之一,治疗相关虚寒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效果明显。
12岁以上的人群,每伏一次,共4次。
温馨提示
小儿推拿科推出腺样体肥大的三伏治疗:在传统贴敷的基础上,我们配合推拿、艾灸、中药足浴等治疗,使患儿免除疾病困扰。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局部皮肤护理:三伏贴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局部皮肤护理,避免挠抓患处。
2.贴敷时间:每次贴敷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皮肤损伤。同时,要遵循医嘱,坚持贴敷。
3.注意饮食:在进行三伏贴期间,孩子需要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食物,以免影响三伏贴的效果。
2024年三伏治疗时间表
第一次贴敷时间(初伏):7月15日—7月24日
第二次贴敷时间(中伏):7月25日—8月3日
第三次贴敷时间(加强伏):8月4日—-8月13日
第四次贴敷时间(末伏):8月14日—8月23日
小儿推拿科地址:即墨区中医院门诊楼二楼小儿推拿科
咨询电话:0532-885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