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属于乙肝大国,据统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 5~6%,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为 7000 万例,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 2000 万~3000 万例。
1什么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01慢性乙肝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且有慢性肝炎症状的疾病。症状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出现间断性异常或持续异常。
02病情严重程度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类型: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伴有轻触痛,可能有轻度脾大。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腹胀、尿黄、便稀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谷丙转氨酶(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这种分类对于患者来说,意味着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也不相同。
03乙肝为传染病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是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1.母婴垂直传播:就是母亲通过产时的产道或乳汁传播给孩子;2.血液传播:通过注射、输血、输液等造成感染;3.密切接触的传播。
本病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很难清除,疾病难以彻底治愈。但是,经过正规积极的治疗,本病可以取得长期良好的控制。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传染病,不会遗传。
04乙肝的症状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症状为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尿黄、肝区不适、腹胀、肝掌、蜘蛛痣等。如果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就诊而不是院外自行诊治,以免影响诊断治疗。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为: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
2乙肝的检查
当医生怀疑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时,一般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确诊。
实验室检查:主要目的是通过血液检查,确诊疾病以及严重程度。
肝功能:目的是判断有无肝脏损伤。常通过检测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血清胆红素等,进行判断。
乙肝病毒 DNA(HBV-DNA):目的是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数量,协助判断 HBV 是否存在,及其复制活跃程度。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目的是了解病情,血清 HBsAg 在疾病早期出现,HBsAg 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标志。血清 HBsAb 的出现,是乙肝病毒感染恢复的标志。注射过乙肝疫苗者,也可出现血清 HBsAb 阳性,提示已获得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目的是明确病情,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时均可出现 HBcAbIgM 抗体。如 HBcAbIgM 和 HBcAbIgG 均阳性,提示为慢性乙肝急性发作。
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 E 抗体(HBeAb):目的是了解病情,若血清 HBeAg 阳性,提示有乙肝病毒复制,亦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出现。若 HBeAb 阳性则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
其他肝炎病毒检测:目的是了解是否合并其他肝炎(例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影像学检查:主要目的是评估患者肝脏的结构、形态是否正常,有无器质性或结构性病变。同时,在观察肝脏的同时,还可以观察邻近脏器的情况,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常用检查方式包括腹部 B 超、CT 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RI)。
3乙肝的治疗与保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为治疗与生活调理相结合,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抗乙型肝炎病毒,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出现。
常用药物:核苷(酸)类似物或干扰素、护肝类药物。目的:保护和稳定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生活。甚至可能造成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本病虽然很难彻底治愈,但是患者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患病时间长的患者恢复情况可能较差,可能会出现肝硬化等后遗症,经过积极正规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饮食上应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消化系统负担。补充营养,可根据情况补充蛋白、热量、维生素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观察病情:本病有可能反复发作,日常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尿液颜色变化、是否有蜘蛛痣和肝掌等情况,若出现相关症状,提示疾病可能变化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治疗期间和治疗后,需要定期医院复查。由于每一位患者的疾病情况不同,所以复查规律和检查项目请遵从医生的嘱咐。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心理负担比较重,所以平时要做好心理疏导,开阔心情。
疾病治疗及恢复阶段,最好尽量卧床休息,避免活动,以免加重症状。疾病缓解后,可以正常生活和运动,这样有利于减轻压力和提高机体抵抗能力,避免过度劳累。
健康生活:戒烟限酒,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愉悦心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增强自身抵抗力。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及时接种疫苗,加强个人防护及卫生,避免密切接触本病患者,减少病毒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