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个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为“体医融合,战胜卒中”。当天,即墨区中医医院蒲公英志愿服务队在墨河公园开展预防卒中义诊和科普宣传活动。队员们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市民普及卒中防治知识,提高市民对卒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义诊现场,市民积极咨询卒中相关问题。神经内科主任孙鹏耐心地回答问题,并细致地介绍了卒中的危害、症状、预防方法以及紧急救治措施,倡导通过科学运动预防卒中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社区门诊主任刘同锡、针灸推拿科医生刘岩、内分泌科医生孙士博分别就疼痛疾病、颈肩腰腿痛、内分泌科疾病,为有相关需求的市民进行病情评估及现场治疗,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
社工服务部负责人栾淑芹、神经内科医生叶珊珊为市民进行血糖、血压的测量,并为有相关需求的市民提供健康咨询、病情评估、用药指导等服务。
神经内科护士宁秋红为患者详细讲解即墨区中医医院的特色中医适宜技术,并为现场有相关需求的市民进行了耳穴压丸。
活动现场共向市民发放脑卒中宣传材料200余份,其中包含怎样合理饮食及运动预防脑卒中发生、卒中发生时如何识别卒中并积极治疗、卒中后如何康复锻炼等内容,制作精美、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受到市民的欢迎。
参加本次蒲公英志愿服务队活动的队员有:孙鹏、叶珊珊、宁秋红(神经内科),刘同锡(社区门诊),刘岩(针灸推拿科),孙士博(内分泌科),王立民(基层服务科),栾淑芹(医务社工部),孙璐(政工科)。
“体医融合,战胜卒中”
“体医融合”强调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世界卒中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卒中;
二、定期适量进行身体活动:适量身体活动有助于预防和改善超重和肥胖及高血压、心脏病、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
三、有氧运动:可以将有氧运动作为首选,包括但不限于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并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运动康复:可通过抗阻训练、平衡训练等帮助卒中患者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五、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改善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睡眠和社交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例如,通过太极拳等中国传统运动形式,可以帮助卒中患者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缓解压力,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