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屈光不正性眼病,是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病症。近些年来我国学生近视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持续逐年增加,近视眼的低龄化、重度化趋势日益严重。
近视可引起视力下降, 眼睛干涩,视物疲劳,降低生活和工作的质量;高度近视易引起各种眼底的病变,甚至会使患者失明,危害极大。现代医学主要通过配镜、角膜塑形镜、手术等方式矫正视力;中医疗法有小儿推拿、中药、针刺等,因小儿对药物、针刺等有恐惧感,眼部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患儿依从性较差,难以坚持。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特色的中医外治疗法,具有舒适安全、无创伤、效果好、患儿依从性强、便于推广等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患儿和家长所接受。
中医对近视的认识
▲眼部艾灸
1.病名
近视在中医中属“目昏”范畴,对近视的相关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于《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著作中趋于完善。明代《审视瑶函》首次提出“近觑”,这是第一次提出先天性高度近视的概念,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首次出现“近视”一词,被沿用至今。
2.近视的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将近视病因归为“先天禀赋不足”及“后天劳瞻竭视”,主要分为心阳不足、脾气虚弱、肝肾亏虚等证型。
(1)心阳不足
《审视瑶函》一书认为眼睛能正常视物依赖血液的濡养,是否有充足的血液输送到眼睛与维持其正常功能关系密切,而血液的运行又离不开心气的推动。钱乙言:“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如果小儿心气未充、心神怯弱、心阳不足,容易导致血上行无力,不能上荣头目,神光不足,不能远见,逐步发展成近视。《此事难知》认为“不能远视,责无其火,法当补心”,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注意益心血,调心阳。
(2)脾气虚弱
《素问》一书中记载若脾“不及则令九窍不通”,后李杲指出“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脾主肌肉,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全身肌肉包括支配眼睛的肌肉才能各司其职,若脾气亏虚,眼肌得不到充分的精微濡养则废痿不用,导致近视。因此治疗时需调脾胃,补气血。
(3)肝肾亏虚
《灵枢》曰:“目者,肝之官也”,肝主藏血,长时间或过度疲劳用眼则耗伤肝血,目失濡养而成近视。此外,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是先天之精,若精充髓满则目视睛明,髓海不足则目无所见,陈达夫指出,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目失濡养以致近视。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注意补肝肾,益精血。
现代医学对近视的认识
1.近视的发病因素
(1)环境因素
大量研究证明,户外活动的时间长短与发生近视的概率呈负相关的表现,国外一名学者对2000余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跟踪观察2年,发现延长户外活动时间能够明显降低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近视人数,另有研究表明儿童近视的发生与学习时长有关,每天学习超过4h更容易近视,还有研究者发现学历越高的人群近视患病率越高,间接说明随着看书用眼时间的增多,患近视的风险也会增高。此外,睡眠、饮食与近视的发生也有密切联系。
(2)遗传因素
人口研究提示遗传因素在近视形成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不同种族近视患病率差别较大,其中亚洲人近视患病率最高,约为70%~90%,另据调查显示,父母2人近视的儿童可能近视的概率大于父母1人近视或2人都不近视的儿童,有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25个近视基因位点(MYP1~MYP25)与近视发病相关。
2.近视的早期表现
(1)远距离视力的减退:对远处目标辨别不清,也因看远不清,故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室外活动,而对看书、看电子产品、玩玩具等室内活动的兴趣较大,这也反过来加深了近视的程度。
(2)揉眼、流泪:近视的孩子看电视、看书等时间长了之后喜欢揉眼睛、容易流眼泪,这是眼球过度调节而出现的视疲劳现象,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疲劳喊累的情况。
(3)眯缝眼、抬头纹:近视的孩子看远处时常使用额肌、眼睑肌及眼球外肌协助,常眯着眼睛看,或者较早的出现抬头纹。
(4)厌学情绪:有些学龄期儿童看书时距离很近还紧皱眉头,往往看书、学习缺乏耐受性,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5)无症状者:有些患儿由于长期的视力障碍,也未曾配戴过眼镜矫正,看不清、看不远已成为常态,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从未出现任何不便和不适,这种表面现象往往会掩盖真实的视力问题。
(6)眼前小黑影、眼球改变:如果儿童时期近视度数已经很高,患儿有时眼前会有小黑影飘动或者有闪光的感觉,有的孩子还会伴有眼球突出或单眼外斜视的情况。
近视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近视的方法分为内治和外治,内治法主要就是通过辨证论治然后选取相应的中药内服,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刺、艾灸、推拿、耳穴、中药熏洗以及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联合治疗等,这些外治方法在防治青少年近视方面均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毫针、腹针疗法效果较为显著,作用持久,但刺激量较大,年龄较小的患儿不易接受;推拿、艾灸、耳穴贴压刺激量相对柔和,三者的患者接受度和临床依从性更高些。现代医学预防减缓近视的发生与进展,主要从光学、药理学、环境(行为)和外科手术4个方面进行干预。
▲小儿推拿治疗近视
即墨区中医医院小儿推拿科采用小儿推拿、眼部艾灸、拔罐疗法、耳穴贴压等方法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暑假来临,对于上学的孩子们而言,是调理近视的好时机,家长朋友们可以带孩子前来即墨区中医医院小儿推拿科咨询与治疗。除此之外,像孩子的厌食、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变应性鼻炎等疾病通过辨证推拿、艾灸、中药内服等方法调理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即墨区中医医院是第一批认定的推拿防控近视县级基地之一
除了近视推拿外,小儿推拿科还开展了很多疾病的特色推拿。
小儿推拿科诊疗范围
呼吸系统:感冒咳嗽,发热,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鼻炎,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消化系统:疳积(积滞,奶痨,奶积,食积),肠炎,舌炎,吐奶,溢乳。打嗝,鹅口疮,口腔炎,厌食,呕吐,腹泻,便秘,肠痉挛,流涎(流口水),腹痛,腹胀等;
其他类:小儿斜颈,磨牙,遗尿,尿频,夜惊,惊吓,脑瘫,面瘫,多动综合征,湿疹,风疹,生长发育迟缓,睡眠不好等;
保健类:益智,增强免疫功能等。
如有不明事宜,欢迎电话咨询。
电话:88551772
地址:即墨区中医医院门诊楼二楼东头小儿推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