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4日,对即墨区中医医院来说,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山东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红头文件,批准医院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标志着即墨区中医医院正式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与高校为何“联姻”?
即墨区中医医院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是即墨区委、区政府立足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促进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协同发展、打造区域医疗卫生健康中心的重大决策,是提高中医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中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是加快建设“健康即墨”的重要载体。
医院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渊源由来已久:
2006年,通过评审,医院被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开始承担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教学任务,至今已有13年的临床教学经验。
2015年,医院成功申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三年来,共接收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莱阳卫生学校、胶州卫生学校实习生200余名。医院不断改进和加强临床教学工作,提高自身内涵建设,与本专科高校紧密联系。
2018年加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医疗集团,成为理事单位。
2020年,即墨区中医医院以非直属附属医院的身份,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交流合作又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意义深远:医教协同,三方受益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建立是医学教育的发展的必然,通过对地方优势的综合医院进行系列培训使其成为医学教育的基地,是解决扩招后,医学生大幅增加,生均床位不足的困境的快捷方式,同时该举措也是提升地方医院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及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在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把地方高水平医院建设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是医教协同发展的迫切需要。
医院有啥好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医院通过学习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毋庸置疑将全面提高中医院的医、教、研整体水平,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学校有啥好处?
由于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提高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学校可依托非直属附属医院,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带教质量和水平,确保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市民有啥好处?
一方面,医院练好“内功”后,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可借助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平台,打通与省内优质医疗资源的互动渠道,省级知名专家可来即墨指导、坐诊、手术,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院长有话说
“创建成功来之不易,这是中医院干部职工数十年的坚守!”院长赵成欣表示。
“创建三甲中医院后,我们一直在丰富医院内涵上寻找突破口。本次评审通过,对我们既是肯定,也能倒逼我们进行由内而外的全方位改革与提升。”“通过学习大学的先进教育和科研理念,搭建医、教、研协调发展的平台,以评促建、教学相长,抓管理、强内涵、建学科、引人才,使医院的临床教学工作、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医院的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提高医院未来的整体发展实力,助力实施‘名医、名药、名科、名院’的发展战略,为病患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