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惠行民众三下乡服务队纪实

时间:2019-08-05 00:00:00    浏览:393

青岛市即墨区中医医院以“传承中医、创新发展、诚信服务、关爱健康”为宗旨,以“中医为本、科技兴院、突出特色、全面发展”为发展战略。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首批人民满意医院”、“山东省中医先进集体”、“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等先进荣誉称号,充分发挥着中医药“简、便、验、廉”特点,大力改善基层中医药医疗卫生条件,积极完善以中医院为主体,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形式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不断提高,群众医疗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基于即墨区良好的中医药工作氛围,7月22日至29日,山东中医药大学惠行民众三下乡服务队冒暑来到即墨区,开启了为期8天的调研之旅。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完善,作为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形成的重要来源的民间中医药,因其在针对一些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等方面具有的独特疗效,在这段时期内为保障我国各族人民健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提出“尽管近年来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中医药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瓶颈。”他同时指出要破解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对症下药”。于是他提出了《关于加快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的提案》,力求改善鼓励支持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机制有待健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尚未建立的现状。

为迎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对中医药发展的构想,同时响应我校确保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号召,借此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基层,通过普通医学生的视角,走访即墨区中医医院。在7月23日一早,惠行民众团队就来到了即墨区中医医院,与中医院科教科周主任见面,共同商讨如何进行调研工作。之后与中医院骨科医师孙仕润、中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孙文正、中医院肾内科医师崔萌开展了关于中医民间疗法座谈会。在不断探讨中,团队了解到阻碍中医民间疗法的因素有五:一是目前由于缺乏对中国民间疗法的质量评价标准,中国民间疗法无法获得有效性认可;二是中医民间疗法的开发、利用及管理混乱;三是存在日韩等国无偿占有我国传统知识资源的情况;四是近年来,我国虽加强了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研究工作,但从目前来看,保护力度仍需加强;五是中国民间疗法遭遇传承危机,传承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座谈会,了解到中医民间疗法的生存现状后,团队随即在即墨区中医院展开了问卷调查。针对中医从业人员、人民群众、民间中医疗法持有者调研对象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采访形式与采访问题。团队成员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首先对中医门诊、针灸科、推拿科等一些代表科室进行调研。了解了中医从业者对中医民间疗法发展现状的认知、对中医民间疗法相关保护政策的了解情况、对中医民间疗法发展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向中医院中医从业者了解了当地中医民间疗法持有者的相关问题。令队员们记忆深刻的一次访谈,是和中医科张明主任的对话,在队员们问到即墨区中医民间疗法的现状时,张医生激动地说:“现在有些民间的医生,他们可以单凭一味药就可以做到药到病除,这是现在很多人做不到的,你们做的课题直击中医现在发展的矛盾点,这是很难得的。”说到动情处,队员们仿佛在张医生的眼睛中看到了他对我们成果的期待。

8天的调研活动,可以说是也有风雨也有晴。当我们拿出一份问卷时,可能因为方言问题导致队员听不懂,可能遇到的是不认识字的居民,抑或是不清楚调研目的而拒绝填写问卷……但再多的困难也抵挡不住一份又一份被填满的问卷交付到我们手中。当我抱起沉甸甸的问卷去统计结果时,一阵欣喜油然而生,我明白我们或许能依托这些问卷来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系列对即墨区现状的研究,结合文献研究、数据分析、案例分析,总结本市中医民间医疗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启示,探索其保护机制。经过一系列的调研成果分析,团队撰写调研报告,收集反馈意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成果。通过这次调研,团队成员在与中医民间疗法传承者的近距离接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历史,收获更多课堂之外的知识,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医民间疗法的力量,使团队成员在中医之路上行得更远。中医民间疗法是中医的发展雏形和重要形式,应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民间中医疗法传承走入低谷,举步维艰。我们需采取可行措施,让全社会来关心重视民间中医的传承,特别是在引导、鼓励、帮助、支持的同时,要想方设法改变人们的封建意识和对民间中医疗法的漠视心理,将民间中医疗法传承作为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对于传承困难、有失传危险的中医民间技术和经验,充分征求相关传承者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解除困难,创造条件,让传承顺利进行。

随后,团队成员们分工合作,一部分人在即墨区中医医院进行群众采访调研,一部分成员在即墨区商场、公园、集市等地展开了对于群众的调查。来到即墨区环秀湖体育休闲公园的队员们看到,亭子内、树荫下,三五位老人聚集在一起,或听戏,或观棋,或闲谈,怡然自得地享受着晚年的幸福生活。公园里正在进行庆祝建国70周年“唱红歌,跟党走”革命歌曲大合唱活动,老人们在简易的舞台上为大家演唱精心准备的曲目,一首首红歌如夏花般绚烂,演绎着老一辈人对祖国的深情告白。队员们开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众进行访谈。一位着短袖上衣,站姿挺拔,精神矍铄的老人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队员们了解到,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是一位军人,受到家人的熏陶,从小就对中医知识很感兴趣,直到现在他都坚持从报纸、电视上观看中医药类相关报道。老人表示中医的很多理念不仅仅在诊疗上具有指导意义,还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指引过方向。老人说:“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你们青年人一定要把它继承并且发扬下去,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创新,虽然我不太懂这个中医民间疗法,但是凡是利于人民健康和中医药发展的,就要大胆地去做,去尝试。”老人的希冀,让队员们备受鼓舞,也更感其肩上的责任重大。在这段时间里,队员通过采访、观察、聆听人民群众对于民间疗法的感受与意见,不断收集到对于民间疗法的真实反馈,对于民间疗法有了全方面的了解。在调研期间,团队成员也一直在寻找民间中医疗法的持有者,认真聆听他们的行医故事,体会他们的行医感受,听取他们对中医民间疗法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和传承的想法,让中医民间疗法能够继续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贡献。

每一座城市,在诞生之初就有了自己的基因密码。无论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它总能在其中保留这一把与生俱来的密钥,并用它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为了将调研结合文化特色,在调研的尾声,队员们来到了即墨古城,再一次仔细认真品味即墨区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它的建筑风格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厚重与淳朴,象征着古老却又年轻的中国古代文化,在新世纪更加充满勃勃生机,尽情绽放。品味参观的同时,队员们也没有忘记此次的调研任务。对于调研期间整理出来的调研结果与关于民间中医疗法保护性措施在即墨区中医医院内对中医职业人员与市民进行了采访回馈,更加全面的对于提出的关于中医民间疗法的发展问题解决措施有了全面的了解,并通过他们的视角,对于解决方案的不足进行了及时修正,亦初步判断了惠行民众团队预定的解决方案的可行度,为形成一份准确度高、可行性高的调研报告做好了准备。

夜半挑青灯,博极求医源。午耕躬不休,聚力攻疑难。华夏医药学,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术,代代相传承。创新大发展,岐黄更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中国梦的时候曾提到全民健康梦,总书记表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医医疗是目前我国人民健康需求的重要组成之一,同时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是我国原创性的医学,而在渊源流长的中医历史文化中,民间医学自古以来就是不可忽视的,它对我国医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民间中医疗法的现状,重视民间中医疗法的力量,努力使民间中医疗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山东中医药大学学子充分利用暑期实践机会,在实践中谈理想,在实践中长才干,在实践中共奋斗,找寻青春的答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电话:0532-88555086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鳌路1281号

技术支持:乐天网络

即墨区中医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23 www.jmqzy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20230166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