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干燥成熟种子。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果壳、果柄等杂质,收集种子。
一、性状
本品呈扁圆形,直径3~5.5mm,厚1.5~2.5mm。表面棕红色、棕黑色或绿棕色,有光泽,平滑或可见散在的小凹点,顶端有微凸的合点,基部凹陷处有点状种脐,背面稍隆起,腹面有一条纵行隆起的种脊。种皮坚硬,不易破碎,胚乳乳白色,子叶淡黄色,肥厚,均富油性。气微,味微涩。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脾经。
功能:止渴除烦,清湿热,解酒毒。
主治:用于酒精中毒,烦渴呕逆,二便不利等症。
宜忌:脾胃虚寒者禁服,反乌头。
二、关于枳椇子的方剂
名称:枳椇子丸 选自《世医得效方》
组成:枳椇子二两,麝香一钱。上为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吞下。
主治:治饮酒多,发积为酷热,熏蒸五脏,津液枯燥,血泣,小便并多,肌肉消烁,转嗜冷物寒浆。
三、枳椇子的传说
相传古代有位商人,在徐州买了10坛名酒“醉仙香”雇船运回家。行至半路,两位卖枳椇子的商贩搭船同行。船靠岸后,商人启运“醉仙香”,发现其中两坛空空如也。一场官司打到县衙,县官升堂,水手刘胡子不打自招。他嗜酒如命,于深更半夜将空心麦秆插入酒坛偷饮,醉意朦胧中,又偷食枳椇子。哪知,嚼了枳椇子后,醉意顿消。一连数晚,两坛醉仙香被喝个精光。
县官听罢,当场验明,取来酒和枳椇子,自斟自饮,同时嚼枳椇子。只有半斤酒量的县官,三斤下肚,竟无半分醉意。当即判定:刘胡子所述属实,照价赔偿了事。
温馨提示:是药三分毒,中药有禁忌,在无医师指导下,切勿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