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为秋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青岛市即墨区中医医院专家温馨提示:秋分养生要注意防寒润燥。
秋分起居
秋分节气也要坚持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顺应大自然秋季气候的变化规律,以利于人体阳气的敛藏,收藏越深越有利于来年春夏的生长。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在晚9点至10点入睡,早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秋分之后穿衣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可以适当“秋冻”,但前提是让自己不感到寒冷为宜。
此外,随着气温降低,我们应注意在床上垫上保暖效果较好的纯棉材质的床褥,尤其是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朋友,秋分过后就不宜再睡凉席了,最好同时将毛巾被换为具有更好保暖效果的薄被。
秋分养生
天气变凉,人的各项生理功能相对减弱,这时应适当增加运动量,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此时,“动静结合”是最适宜的运动方法。
“动”可慢跑或登高,“静”可进行腹式呼吸或脐周按摩。
✿动——慢跑:慢跑能有效改善心脏功能,保证脑部血液供应,此外还可以刺激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能量消耗,提高抵抗力,使人精力更充沛。
✿动——登高:登高可以增强体质,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延缓人体衰老等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静——腹式呼吸:平躺在床上,长呼长吸100次,帮助排出腹部废气。
✿静——脐周按摩:平躺在床上,用手掌顺时针按摩脐周100次,有助于提高胃肠道功能。
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防运动损伤。
秋分情志·常笑宣肺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一部分人容易产生忧郁伤感的情绪,即俗话说的“悲秋”,导致体内分泌紊乱,产生疾病。
这时,应保持神志安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大笑有利于改善不良情绪还能帮助肺扩张,人在大笑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开怀大笑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
秋分保健·穴位按摩
✿按摩迎香穴:将两手中指自迎香穴沿鼻翼两侧推至鼻根部,再原路返回,此为一次操作。每天早晚各按摩60次。
✿叩击肺俞穴:每晚临睡前盘腿坐在沙发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60下。
以上两种方法均可调畅肺气,强健肺功能。
✿按摩膻中穴:膻中穴为任脉腧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膻中为心包募穴,又为气会,宗气之所聚,经常按揉能起到宽胸、理气、通络、宁心的作用,可减轻秋季的情绪抑郁。
秋分饮食·滋阴润燥
“燥”是秋季的主气,中医有“燥令伤肺”之说,即是这个时节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因此,秋季养生首先得养肺。
润燥之法可以多喝水,或根据个人体质的寒热不同,适当进食甘润、温润之品,以发挥滋阴润燥、养阴生津的作用。
此外,秋分时节还可参考以下饮食原则:
①养胃吃南瓜:秋分节气过后,气候渐凉,是胃病多发时节,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是秋季暖胃护胃佳品。
②进补需有度:秋分时节贴秋膘不可太过,要适量。忌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忌慕名进补,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无益。
③饮食润且酸:根据“燥者润之”的原则,可适当多吃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银耳、萝卜、豆浆等。
另外,根据秋季“少辛增酸”“酸甘化阴”的饮食原则,还宜进食一些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猕猴桃、柠檬、山楂等。
注意,应少吃辣椒、花椒、胡椒以及葱姜等辛辣食物,尤忌如麻辣火锅之类大辛大热之品。
药膳茶饮
党参黄精水鸭汤
【材料】党参20克,黄精20克,山药30克,枸杞子10克,生姜3片,水鸭1只(2~3人份)。
【做法】水鸭洗净、去皮切块,焯水后与各药材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烧开后转小火炖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肺,益气养阴。
【适合人群】适合脾胃虚弱又有气阴不足者,常见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口干,饥不欲食,舌淡嫩,苔少。
陈梅普洱茶
【材料】普洱茶10克,陈皮5克,乌梅10克。
【制法】将陈皮、乌梅洗净后,陈皮剪碎、乌梅剪开,将普洱茶、陈皮、乌梅一同放入茶壶中,注入开水,将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开水,滤出茶汤饮用。
【功效】止渴生津,消食养胃。适合口干咽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之人。
板栗银耳小米粥
【材料】板栗100克,银耳10克,小米50克,枸杞5克,冰糖适量。
【制法】银耳用温水泡发,板栗剥壳去皮掰成小瓣备用。砂锅中加水适量,放入泡发好的银耳,大火烧开后,加入小米和板栗,转小火,慢慢炖煮约45分钟,然后加入冰糖,煮至冰糖全部溶化,熄火,加入枸杞,盖上盖子焖10分钟即可。
【功效】养阴润燥,补脾健胃。适合秋燥伤阴、脾胃偏虚之人。
莲藕淮山脊骨汤
【材料】莲藕500克,鲜淮山500克,猪脊骨500克,蜜枣2枚,生姜3片。
【制法】莲藕、淮山洗净切块,猪脊骨洗净、切块、水焯后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两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养阴润燥,健脾补虚。适合脾虚阴伤,口唇肤干、体虚脾弱之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