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 春雷初响,肝木升发阳气动

时间:2025-03-05 00:00:00    浏览:145

image.png

当春雷初响,万物在沉睡中苏醒,我们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

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时,天气回暖、雨水渐多。

一声声春雷落下,不仅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细菌、病毒也开始进入繁殖活跃时期。

青岛市即墨区中医医院专家温馨提示: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所以养生要注重顺应肝木升发之性,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天一般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春雷震响,惊醒睡龙惊蛰起居养生


规律起居防春困


惊蛰前后阴寒之气渐降,阳气升发,人体血管舒张,流入大脑的血供较冬季减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弱,致使春困扰人。


很多人认为多睡可以解乏,但结果往往是越睡越困。其实,春天可以适当晚睡早起、多伸懒腰,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不但能减轻困意,还能激发肝脏机能。



春捂秋冻慎减衣


惊蛰时节,从气象角度讲,是由冬寒向暖春的过渡。此时虽然阳气渐生,但是余寒未尽,因此春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万物在春天开始复苏,人体也同自然一样,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这时冷风来袭,便可长驱直入,引发感冒、咳嗽等不适。所以惊蛰时节虽然温度升高,但是衣服递减要适度,不能一下子脱掉过多衣物,而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天气变化逐渐减少。


《老老恒言》中说:“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告诉我们,春天穿衣以“上薄下厚”为宜,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



惊蛰时节



省酸增甘养脾气


惊蛰时节饮食亦应遵循春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养生原则,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养脾,这些食物包括糯米、黑米、高粱、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虽气温有所回升,但余寒未消,饮食上还可适当进食一些辛味食物以助阳升抗余寒,如韭菜、洋葱、香菜、生姜、葱等食物。


另外,惊蛰以后,气温回升,细菌、病菌等微生物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大家可以多吃点清热解毒的“抗菌”食品,比如大蒜、大葱、蒲公英、蜂蜜、绿茶、香菇等。



虫醒花放,生机勃发



心胸开阔畅气血


保持愉快的心情能使体内气血和顺通畅,使人精神焕发,有利于身心健康。


惊蛰之时,老年人尤需要调养情志,平复心情,切忌大喜大怒,避免焦躁抑郁,可寄情于琴棋书画、养花、阅读、散步等悠闲项目以怡情养性。


心胸宽广,心情舒畅,没有心事烦扰,没有气机郁结,气血运行顺畅,全身气机畅达,脏腑功能健旺,身体自然健康。俗话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人生便是好时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适当活动助升阳


天气渐暖,阳光和煦,应如蛰虫般充满活力,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踏青、放风筝等,亦可选择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传统养生保健方式。


惊蛰期间,春雷乍响,春暖花开,空气清新,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也较多,最适宜进行空气浴、日光浴,以吐故纳新,调和呼吸,使气血冲和、心安神宁,阴阳协调、气机顺畅,达到养生的目的。


此时还应当多投身于踏青远足的运动之中,以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心肺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思维能力。并使腿部力量增强,筋骨变得更加灵健,还可改善睡眠,消耗掉一些过盛的能量,利于体重控制。


放风筝就是特别适合在春天里进行的一项活动。因为冬季里人们久居室内,趁惊蛰阳气升发之际,到旷野郊外放风筝,可以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使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促进新陈代谢,使机体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特点。




惊蛰养肝小技巧


春天在五行属木,在人体应肝,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生气或发怒,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引起肝气郁结。


01避免久视以护眼


肝开窍于目,惊蛰时应避免久视伤目,对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要加以控制,尤其不要在较暗的光线条件下用手机。


02多梳头助气血畅通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其实,梳头除了梳理乱发,也是梳理头部的经络、气血。尤其在春天,自然阳气萌生、升发,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升发,聚集于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多梳头有助于头部的气血畅通。


03酌饮花茶保健康


春饮花茶有益健康,对于花茶的选择,女性可喝点玫瑰枸杞茶;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喝点野菊花枸杞茶;血压高的可以喝点野菊花罗布麻叶茶。此外,还可用黄芪6克,玫瑰3克,佛手片3克,混合为花茶,日间冲泡饮用,能缓解疲劳嗜睡、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表虚自汗等症状,起到中气通畅、养肝的目的。



04时常按摩益身心


补肾暖腰部:腰为肾之府,先将两手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在腰部两侧,手掌贴着皮肤,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温热感为止,每次约200下左右。


养脾揉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外侧向下4横指处。按揉时小腿略向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食指按放在足三里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面加压,两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做1分钟,可健脾和胃。


疏肝搓两肋:肝气郁结时候,可将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以双肋部位有温热感为佳。


电话:0532-88555086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鳌路1281号

技术支持:乐天网络

即墨区中医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23 www.jmqzy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20230166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