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茎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长50~80cm,直径0.2~0.4cm;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3~5羽状分裂,裂片细长。穗状轮伞花序顶生,长2~9cm,直径约0.7cm。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先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小坚果棕黑色。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性味与归经: 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 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宜忌:表虚自汗,阴虚头痛者禁服。
关于荆芥的方剂
选自:《扁鹊心书》
组成:荆芥穗(二两),牛蒡子(炒)一两,薄荷一两。为末,食后,茶下三钱。
主治:治风痰上攻,头目眩晕,咽喉疼痛,涎涕稠黏。
荆芥的传说
春秋时期,河南新安县荆家村因种植荆芥而得名。村民吴氏长期食用荆芥叶芽,但邻居劝其停止以保持胎气。某年吴氏怀孕后遵从建议戒断,却意外怀孕。产后,她因劳累中风昏迷,三位医生束手无策。一位老者用荆芥调酒灌服,数日后吴氏苏醒。此事件成为荆芥作为产后血晕治疗要药的典型案例。
温馨提示:是药三分毒,中药有禁忌,在无医师指导下,切勿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