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
白桑皮
性状
本品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1~4mm。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性味与归经: 甘,寒。归肺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宜忌:肺寒无火及风寒咳嗽者禁服。
关于白桑皮的方剂
名称:泻肺汤 选自《圣济总录》
组成:桑根白皮(锉),甜葶苈(隔纸炒)。上两味等分,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微利为度。
主治:治肺气喘急,坐卧不安。
白桑皮的传说
华佗行医期间,遇到一位砍柴妇女因意外割破腿皮,采用传统草药止血,但效果不佳。华佗欲验证其有效性,便观察其处理伤口的过程。妇女用桑树皮外敷止血,第三天伤口愈合良好。华佗询问方法来源,得知是祖传秘方,代代相传。
温馨提示:是药三分毒,中药有禁忌,在无医师指导下,切勿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