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 | 除燥防寒好迎冬

时间:2025-10-23 00:00:00    浏览:11

image.png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此节气后,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青岛市即墨区中医医院专家温馨提示:霜降期间,天地之间阳气敛降,寒气逼迫阳气渐向地中敛藏。此时养生,人需与天地同步,借金气肃降之大势,使阳气内收、精气敛藏,同时注重滋养阴气,待来年温木生发。

image.png


霜降·节气养生

01 霜降起居 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霜降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也是保养阳气之季,人们的起居时间应顺应时令早睡早起。早睡可使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保证睡眠充足,还可以缓解秋乏。大家要继续坚持睡“子午觉”,每日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为宜。

霜降已处深秋末期,秋气伤肝,此时需要格外注意滋养肝血。当肝血不足时,人容易在子夜失眠,还容易出现脾气急躁、双目干涩、指甲变薄、手脚发麻等不适。可以说,上至心脏,下至大小便,都会受影响。而“熬夜”最伤阴血,大家需尽量避免。



02霜降着装 重视保暖 


霜降时昼夜温差变化增大,气温骤降,寒邪容易凝滞关节,使得气血运行不畅。所以霜降后要格外重视保暖,特别是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四肢保暖。

年轻人也要减少露脚踝,以防足部或膝关节受凉。脚踝是三阴经交汇的地方,所以脚踝比较怕冷,容易因保暖不当导致疾病出现。

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对于身体阳虚、气虚之人,可用艾叶、花椒、干姜等温热之品水煮沐足,能起到很好的温经通络、祛寒保暖的功效。在泡脚的时候用搓热的双手摩搓后腰,还有护腰的作用。



03霜降饮食 省辛增酸、滋阴润燥


孙思邈所著《药王千金方》写道:“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

秋应肺金,金气旺则克伐肝木,故不宜再多吃辛味食品以助肺金,而应增加石榴、乌梅、山楂等酸味食物的摄入,以酸入肝养肝。霜降时节气候干燥,此时不可再过食辛辣,应以滋阴润燥为重,可适当多吃百合、蜂蜜、芝麻、银耳、梨、苹果等。

在饮食养生方面,霜降还可开始适当进补。中医学认为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文补,即“四季五补”。谚语也有云“补冬不如补霜降”,意味秋补比冬补更重要。因秋补是“打底补”,地基打牢固了,冬补才能顺势而为。



04霜降运动 避免过汗 


重阳节之后,秋高气爽,很多人都喜欢外出运动,认为这样有利于晚上入眠。

虽然适量运动确实有助于睡眠,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不宜大汗。

中医认为秋季主收敛,出汗太多容易伤阳,一旦阳气耗损,就会导致体内湿邪过重,引发疾病,影响睡眠。

在这个时节锻炼的时候,不宜选择运动量很大、出汗较多的锻炼项目,而应选择一些相对平缓的项目,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漫步、登山等,这样既可以达到锻炼身的效果,又不至于损耗阳气。



05霜降情志 防止抑郁 


保持良好的情绪心态是霜降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

秋风肃杀,叶落草枯、花木凋零,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引起忧郁、伤感的情绪。秋季养生,重点在将人们的心志、肺和呼吸系统与秋的收敛之气相应。

此时,修养心志是抵御秋郁的最佳方法。可以培养一些陶冶情操的小乐趣,比如以书为友,长期坚持学习,可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境界。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若自身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时,应及时就医,使用药物进行干预。


image.png

霜降·健体强身功


时下气候早凉夜寒,正是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高发的时期,故名“多事之秋”。

中医养生除讲究避邪防病以外,亦主张适当练功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下推荐几种简单易行的养生功法。


1、搓脸摩耳


先将两手搓热,然后用双手掌在面部上下揉搓,由轻到重,直到脸上发热为止;然后摩耳,用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按摩耳垂30次。长期坚持可起到强壮元气、益肺补肾的功效,从而达到疏通脸部气血,醒脑提神,预防感冒等作用。


2、叩齿咽津


盘膝而坐,全身放松,口唇微闭,凝神闭目,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刚开始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宜。叩齿后,调息吐纳,用舌在口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当感觉有唾液产生并渐渐增多后,以舌尖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然后分三次徐徐咽下。此功法可以起到健脾益胃,纳气补肾的效果。



人体生理活动随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改变,在秋季,燥邪与风邪易侵犯人体,诱发感冒、鼻炎等疾病。


一、防感冒

防感冒:按摩合谷穴、曲池穴等穴位可预防感冒。

image.png image.png

二、防鼻炎

防鼻炎:常按迎香穴可宣通鼻窍,预防鼻炎发作。

image.png


三、提高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常按足三里穴可提高免疫力,健脾胃,扶正固本。

image.png


四、滋阴生津

滋阴生津:燥邪易伤阴津,可常按三阴交穴,以滋阴生津、润燥清热。

image.png

电话:0532-88555086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鳌路1281号

技术支持:乐天网络

即墨区中医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23 www.jmqzy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20230166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