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常见的口腔问题有龋病、牙龈炎、牙外伤和错颌畸形,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应引起重视。接下来我们听听即墨区中医医院口腔科医生的专业讲解。
龋病就是人们常说的“蛀牙”,在我国是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第一大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4.5%,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16.5%。龋齿的发生原因,目前公认的是四联因素理论,即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4种因素联合作用缺一不可,导致了龋齿的形成。首先是细菌,口腔内致龋菌主要是变形链球菌,进食碳水化合物以后,口腔内的致龋菌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酸,酸附着于牙齿表面,经过一定的时间脱矿,导致牙体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破坏,牙齿表面形成缺损和龋洞,当损坏比较小时,通过充填治疗就能防止牙齿遭到更多破坏。如果任由龋病进展,侵犯到牙髓时,就会出现疼痛等症状,需要通过牙髓治疗(如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若出现疼痛症状后仍置之不顾,龋病进展使牙齿破坏过大时,则只能拔除,通过种植等方式才能修复缺失的牙齿。预防龋齿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效刷牙:每天早晚使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间隙;定期涂氟、进行窝沟封闭等改善牙齿表面的抗龋能力;改善饮食习惯,如减少甜食摄入频率,少喝碳酸饮料等,以增强牙齿抵御细菌侵蚀的能力。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青春期牙龈炎是指发生于青春期少年的慢性非特异性牙龈炎,患病率较高,达 70%~90%,男女均可患病,但女性稍多。刷牙、咬硬物时牙龈出血是青春期牙龈炎的最常见症状。口臭及牙龈红肿也是常见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还有可能转变为牙周炎,严重时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青春期牙龈炎主要病因是局部刺激及内分泌因素等。局部刺激因素中牙菌斑是青春期牙龈炎的主要病因,由于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牙菌斑堆积于牙齿表面,从而刺激牙龈发炎。内分泌因素是指青春期少年体内的性激素分泌较多,而牙龈是性激素的靶器官,导致牙龈组织对牙菌斑等局部刺激反应性增强,从而发生炎症。所以刷牙习惯不好、口腔卫生状况差、口呼吸、替牙期、牙列不齐正在做正畸戴矫治器的青少年,由于主观或者客观因素不能保证口腔卫生,就更容易患牙龈炎。
如出现刷牙、咬硬物时牙龈出血,口臭,牙龈红肿需及时就诊,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可通过洁治术去除菌斑和牙石,严重时可局部应用消炎药,如炎症控制后,牙龈过度增生肥大不缓解者,可配合应用牙龈切除术,将增生肥大的牙龈切除,恢复牙龈正常形态。
青春期维护好口腔卫生是预防青春期牙龈炎的关键。故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做到‘一刷二冲三通’:每天饭后认真、正确、有效地刷牙,牙刷要旋转45度,使刷毛对准“牙龈沟”,做短距离水平颤动,尽量清除“牙龈沟”中的细菌,医用漱口水漱口 ,配合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戴矫治器的青少年,每餐后刷牙、漱口,购买专门的正畸牙刷,防止因戴矫治器而难以清除口内的牙菌斑。此外,应每半年到1年进行一次牙周维护。
牙外伤是指青少年在日常活动中,很容易受到外界急剧撞击导致牙齿外伤。牙齿的意外缺损或者缺失,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一定的伤害。 因此,牙齿发生外伤,需要及时救治,当牙齿折断时,应该尽快前往医院就诊。牙齿折断面积较大时,可能会出现牙髓暴露的情况,暴露的牙髓组织呈红色,应避免触碰,避免冷热刺激或者其他东西污染。当牙齿脱位时,需要尽快就医,将脱位的牙齿进行复位固定。在保存脱位的牙齿时,应注意手持牙冠部,不要用手捏住牙根,也不要自行洗刷牙根。应将牙齿泡在生理盐水或牛奶中,缺乏条件时也可将牙齿含在舌下,浸泡在唾液环境中,切忌干燥,并尽快到医院就诊,以防贻误时机。牙齿脱位后的黄金治疗时间是半小时,耽误的时间越长,牙齿再植的成功率就越低。为了减小牙外伤的可能,建议广大青少年在进行打篮球、拳击等剧烈运动时佩戴防护牙套;如果存在牙齿前突的现象,积极进行正畸治疗,降低牙外伤的发生概率。
错颌畸形是指在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导致,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也可在生长发育后因外伤、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面部畸形等。最常见的表现有牙齿拥挤、牙缝过大、龅牙、地包天等。错颌畸形首先影响口腔健康,因牙齿拥挤错位,不易清洁,久而久之容易患龋病、牙周病等。其次影响口腔功能,如发音、咀嚼、吞咽、呼吸等,严重者甚至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错颌畸形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所以家长应该意识到孩子的一些情况,比如地包天、龅牙等,可能是由于颌骨发育异常,一旦错过时机,佩戴矫治器的作用非常有限,可能需要结合正颌外科手术治疗。家长应该养成带孩子定期就医、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以便能够及早发现错颌畸形,及早干预治疗。如及早纠正口腔不良习惯(咬物、咬唇、口呼吸等),及时处理牙齿数目异常,早期矫正给牙齿一个彻底改‘斜’归‘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