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详见微信公众号文章)
近日,即墨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采用新技术为一位70岁的患者成功取出了积存多年的胆总管结石。
该患者5年前因上腹痛通过CT、磁共振确诊胆总管结石,反复上腹胀痛,有时还发热、黄疸,饱受病痛的折磨,因畏惧手术而多次住院保守治疗,最近听说即墨区中医医院要开展无痛ERCP取石,就前来治疗。入院后通过CT明确仍有两枚胆总管结石,充分术前准备后,在静脉麻醉下实施了ERCP手术,通过十二指肠镜找到大乳头并切开扩张,用球囊完整取出两枚8mm大小结石,最后放置鼻胆管引流结束手术。术后患者无腹痛等不适,观察3天并拔除鼻胆管后顺利出院。
近年来胆总管结石患病率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高龄化趋势,给众多结石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其典型表现为腹痛、黄疸、发热。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也不在少数。虽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良性的胆道疾病,但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恰当可诱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疽化脓性胆囊炎伴穿孔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等,甚至可导致死亡。
就治疗方式而言,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较为常见,虽各有一定优势,但总体来说创伤较大,特别是对于一些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或者老年、心肺功能较差、无法耐受全麻手术,需要胆道取石减轻胆道减压的患者明显不适宜,ERCP是个更适用的选择。目前,国内外很多指南认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之后的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具有创伤小、耐受性好、恢复快、预后较好等多种优势。国内最新《ERCP诊治指南(2018版)》推荐无论胆总管结石有无症状,都应取石治疗,当手术或者内镜治疗风险高,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刺激时才考虑保守治疗。
即墨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开展的无痛ERCP技术通过十二指肠镜来完成ERCP操作,开始操作之前,给患者进行静脉麻醉。手术时,团队凭借精湛的内镜操作技术,找到十二指肠大乳头,通过胆总管插管造影找到结石,随后运用专业器械将结石逐一取出。该技术具有创伤微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风险低等优势,很多患者术后短期内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